王府秘拓简介

王府秘拓的由来

拓片是以纸、绢等材料蒙在器物表面,用颜料来复制器物的文字、花纹与图案。是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拓”之名,最早见于南朝的《论书表》:“繇搨(拓)书皆用薄纸”,(钟繇:三国时代书法家)可见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经有拓片的存在。

拓片既能够清晰、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器物原件的纹样和神韵,又是用来研究古代书法、文学、历史的重要资料。

优秀的拓片字字千金,孤本拓片更是无价之宝。许多已遗失毁坏的碑刻、青铜器等器物,只因有拓片流传于世,方能知其原貌。

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王,此后靖江王一族在桂林繁衍生息,对桂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五代靖江王朱佐敬受政治约束,多酷爱金石书画,偏爱把石刻制成拓片欣赏传赠。王府匠户为迎合靖江王的艺术审美需求,将当时流行的彩瓷色彩运用与国画上色技法,融入拓印工艺,形成了独特的桂林彩色拓印。由于只在王府内流传,该工艺在民间被称为“王府秘拓”。又因匠户世袭,故桂林彩色拓印在明代由匠户家族世代相传,期间彩拓艺术不断完善。明亡后,原王府匠户流落民间谋生,清前期百余年里该工艺随之流传坊间。

清嘉庆间,原匠户戴氏在桂林府临桂县创“戴福轩”,灌阳县王氏的“宁江坊”则在清中后期创立,成为桂林彩色拓印的主要代表。戴氏以拌金朱砂法彩拓的两广总督阮元“三元及第”拓本,在科举时代受到当地考生欢迎。清末废科举后,“戴福轩”日渐没落。清末民国以来,彩拓工艺主要由戴氏等家族通过半业余制拓谋生等方式保留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色拓印的传承人王继胜自幼在家庭环境中接受长辈对于拓印术的口传心授,1986年与戴东辉一起,多次走进故宫、琉璃厂、图书馆、书店查阅学习碑贴、拓片的相关知识。1996年完成了“天下第一福”字碑拓(康熙御笔福字碑拓片),翻刻了乾隆福、寿碑,观音、老虎、麒麟碑并制成拓片,用4年时间研究和拓制了一百多套作品。2001年加入靖江王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大量史料的研究,在民间寻找矿物原料、植物中草原料,配制色料等一系列工作,历经3年多恢复了诞生于明代靖江王府的彩色拓印技艺,并将岩彩套拓等彩色拓印技艺展现于世人面前。

非遗国礼

Loading...